2025 年 6 月 29 日清晨,桐廬天目溪公園突發(fā)暖心一幕:一名中年男子突然暈倒,不省人事。危急關頭,正在晨跑的當地紅十字會副會長迅速趕到現場,憑借扎實的專業(yè)知識和冷靜的判斷,當即展開救助。附近熱心市民聞訊也紛紛上前幫忙,有人幫忙撥打 120,有人協助維持秩序,還有人協助進行簡單的護理。
此次事件的成功施救,離不開紅十字會副會長的專業(yè)急救技能,同時也要歸功于熱心市民的積極配合,以及公共急救設施的逐步完善。據統計,我國每年發(fā)生心源性猝死的人數高達 55 萬人,相當于每分鐘就有 1 個人發(fā)生,位列全球首位。而猝死發(fā)生后的 4 分鐘,是急救的 “黃金 4 分鐘”,超過 4 分鐘,腦組織會發(fā)生永久性損害。因此,掌握心肺復蘇知識,關鍵時刻能救命。
一、心肺復蘇知識科普
1. 判斷意識和呼吸 :先輕拍患者雙肩,大聲呼喊,觀察其是否有反應;同時,眼睛看其胸部,耳朵貼近鼻部,判斷是否有呼吸,以上操作需在 10 秒內完成。
2. 呼叫急救并取 AED :若患者無反應且無呼吸,立即呼叫他人撥打 120,并尋找附近的 AED(自動體外除顫器)。若現場只有你一人,需先進行 5 個循環(huán)心肺復蘇后再去取 AED。
3. 胸外按壓 :讓患者仰臥在堅實的平面上,頭部、頸部與軀干保持在同一軸線上。雙手垂直疊加,用手掌根部放在兩乳頭連線中點,利用上半身力量,以每分鐘 100 - 120 次的頻率、5 - 6 厘米的深度進行按壓。
4. 開放氣道 :采用仰頭抬頦法,一手置于患者前額,另一手向上抬起下頦,使其頭部后仰,暢通氣道。
5. 人工呼吸 :捏住患者鼻子,嘴包嘴吹氣,每次吹氣持續(xù) 1 秒以上,使胸部有明顯隆起,吹氣 2 次后繼續(xù)胸外按壓,按壓與呼吸比例為 30:2,持續(xù)進行直到醫(yī)護人員到達。
二、AED 的使用方法
AED 是一種便攜式的醫(yī)療設備,可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,并給予電擊除顫,操作起來簡單易學,是急救的 “得力助手”。
1. 開啟 AED :取出設備,按下電源鍵開機,按照語音提示操作。
2. 貼放電極片 :將電極片按指示貼在患者胸部相應位置,通常是右上胸和左下胸。
3. 插電極插頭 :將電極插頭插入 AED 主機。
4. 分析心律 :所有人遠離患者,讓 AED 分析心律,判斷是否需要電擊。
5. 電擊除顫 :若 AED 提示需要電擊,確保無人接觸患者,按下電擊按鈕,電擊后立即繼續(xù)心肺復蘇。
三、急救熱線的正確撥打
撥打 120 時,需保持冷靜,講清患者所在具體位置、主要癥狀、年齡及性別等關鍵信息,同時留下聯系電話,確保醫(yī)護人員能及時找到現場并了解初步情況。
這次紅十字副會長公園急救事件,讓我們看到了急救技能的重要性。紅立方呼吁大家都能重視急救知識的學習,積極參與急救培訓,勇敢地成為生命的守護者。愿每一次危急,都有溫暖之光為你接力。
這些急救知識,你都記住了嗎?快轉發(fā)給身邊的人,讓更多人加入到急救行動中來!
部分內容來源:新浪網